<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政府 > 新闻发布会
        示范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们都是答卷人”系列新闻发布会人才工作专场
        来源:示范区工业科技和创新委员会 时间:2022-09-07

        发布人:

        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卢向阳同志

        示范区工业科技和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军华同志

        示范区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_365体育外围_bt365手机官方网址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剑波同志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小国同志

        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李伟同志

        主持人:

        刘宪宗 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创建办主任、济源新闻传媒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管委会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天,我们召开示范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们都是答卷人”系列新闻发布会人才工作专场。就是希望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汇聚天下英才,推动济源加快建设人才资源优势。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有幸邀请到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卢向阳同志;示范区工业科技和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军华同志;示范区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_365体育外围_bt365手机官方网址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剑波同志;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小国同志;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李伟同志,请他们介绍济源人才工作和相关政策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下面,请卢向阳同志为我们介绍济源示范区人才工作情况。

        卢向阳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这丹桂飘香,金秋送爽的时节,非常高兴与大家在这里共聚一堂,共同见证《济源示范区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的公开发布,共同见证我们用“真金白银”,为各界优秀人才送上的“真心实意”。

        人才是我们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大事要事。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五湖四海引进人才,坚持优化环境服务人才,大力实施大规模常态化招才引智行动,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形成了近悦远来、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人才总量达18万人,占人口总数近1/4。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近2.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近4万人,技能人才10万余人;新认定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达到100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广泛的人才支撑。

        以海纳百川之怀聚才用才,打造人才“大舞台”。我们坚持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广聚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深入学习中央、省委有关人才工作文件精神,借鉴省内外各地市人才工作做法,在2018年原“3+1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了《济源示范区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从“识才、引才、育才、聚才、助才、用才、暖才”七个方面提出了33条精准精细、周密周到的支持政策和扶持措施,编办、人社、工科、住建、教育、卫生、文旅、团委等12个职能部门制定具体配套操作指南,形成示范区“1+1”人才政策体系,持续推动示范区人才政策升级迭代,让更多的人才爱上济源。

        以伯乐相马之明引才留才,打造人才“蓄水池”。为吸引更多优秀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短缺人才来济创新创业,我们开展了“智汇济源·筑巢引凤”人才引进提升行动计划,聚焦示范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实施“巡回访才”“柔性引才”“专场引才”等7类专项行动。6月以来,我们到访了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等高校院所,专门进行了医疗卫生领域、乡村振兴领域的人才专场推介、合作洽谈活动。一周前,我们2022年示范区事业单位、重点企业人才引进工作正式发布公告,计划招聘317名优秀人才为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以云程发轫之力育才助才,打造人才“新高地”。我们积极组织示范区各类优秀人才申报“中原英才(育才系列)”评选,推荐龙兴钛业董事长、总经理龙志获省委、省政府表彰“河南省第十一批优秀专家”;济源一中教师郑小艳入选中原英才计划—中原教学名师;中亿科技总经理卢建忠、恒顺新材料总经理马立强入选“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下一步,还将对示范区人才项目进行整合,实施“王屋英才”计划,5年内遴选5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50名左右教育教学、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城乡建设、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各行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名左右王屋科创之星、100名左右王屋农技之星,并按标准发放政府津贴,切实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以求贤若渴之心暖才爱才,打造人才“好生态”。实施“一城一窗一卡一码”人才服务保障行动。一方面会同大数据局、人社局,在示范区综合服务大厅(第二行政区4号楼)31、32号窗口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另一方面实行首席人才服务官、人才服务代办员制度,完善济源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大厅,提供人才安居、子女入学、配偶择业等方面办理指南和线上办理链接,着力构建功能完善、资源集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腿,人才少跑路”。下一步,将完善国泰花园200套人才住房基础设施,加快筹建“创新人才公寓”,加快“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开发“王屋英才码”,颁发“王屋英才”卡,为人才提供工商税务、金融信贷、医疗保健绿色通道等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各位新闻记者朋友们,同志们,济源是创新之城,创新让济源激情澎湃,活力无限;济源是梦想之城,梦想让济源成就精彩,未来无限;济源是开放之城,开放让济源爱才敬才,服务无限;济源是生态之城,生态让济源如诗如画,幸福无限。

        河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奋进中的济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需要人才!济源平台大,济源机会多,济源请您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朋友们,人才朋友们。我们诚挚邀请大家来济源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济源的山水和济源人民的热情,感受济源“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感受济源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济源欢迎您!

        我们竭诚欢迎每一位优秀人才的加入,也衷心希望广大青年朋友在济源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梦想!济源愿意成为您人生事业的起始地,拓荒田!

        济源优才,人才无忧!

        济源请您来!济源欢迎您!

        谢谢!

        主持人:感谢卢向阳同志的发布。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卢部长,您在发布中提到济源出台了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的33条举措。能否介绍一下,其中哪些政策最值得重点关注?与之前的人才政策相比,有什么最新变化?

        卢向阳:感谢记者朋友对示范区人才工作的关心。人才是无价之宝,怎么重视、怎么优待都不为过。我们此次发布的《济源示范区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从人才分类认定、实施人才计划(项目)、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7个方面系统提出了33条具体举措,涵盖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行业领域,用“真金白银”体现我们集聚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真心实意”。整体来看,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精准。在政策制订时,我们围绕各类用人主体,特别是企业、高校、公立医院、科研平台的用人需求,围绕涉及广大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提出了“七个精准”,即聚焦“精准识才、精准引才、精准育才、精准聚才、精准助才、精准用才、精准暖才”等七个方面,提高了政策的靶向性和竞争力。

        二是全面。《济源示范区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是目前示范区最为全面的人才政策,从高层次人才双引进双培育到支持驻济院校毕业生留济就业创业;从实行高端人才共认、优化“柔性”引进奖补政策到新增对G类人才(即示范区重点企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急需短缺的专科生)生活及住房补贴;从企业经营管理、科研、技能人才到教育、医疗、文化、乡村振兴等多领域人才培养;从加大产业研发补助到推动科研平台升级晋档;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激励到设立创业金融支持“人才贷”“科技贷”等,对人才引、育、留、用各个环节,均有相关支持措施,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三是优化。为了让《济源示范区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既“管用”又“实用”,我们全面提高了对各类人才的奖补支持力度,鼓励吸引各类人才来济创新创业。

        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方面。新增加A类、B类人才60万元创业补贴,C类、D类人才30万元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被评定为河南省大众创业扶持项目的,可给予2万元—10万元奖励。

        在人才生活补贴方面。A至F类人才生活补贴均有所提高,同时新增加G类人才生活补贴,经人社部门认定为G类人才的企业急需短缺专科生按照三年内每年3000元标准申领。

        在人才住房保障方面。一是优先提供住房。对A类、B类人才提供不少于180平住房一套,C类人才提供不少于150平住房一套,服务协议期满10年且在济落户,住房归个人所有。对刚性引进的D类、E类人才和落户济源的F类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5年内免租金。二是发放租房补贴。在房源不能满足人才住房需求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租房补贴,A类、B类2000元/月,C类1700元/月、D类1000元/月、E类800元/月、F类500元/月、G类300元/月,待房源解决后不再享受,人才住房实物及租房补贴保障C类以上人才累计不超过十年,D至G类人才累计不超过五年。三是发放购房补贴。对在济落户并首次购买住房的,给予D类每人15万元,E类每人7万元,F类中“双一流”本科生每人3万元、其他本科生及G类每人1万元的购房补贴。

        四是便捷。我们组织职能部门分别拟订了具体项配套操作指南,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的具体适用范围及对象、申报条件及程序、受理科室等,力求为各类用人主体、引进人才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后面,我们将把操作指南及时向社会公布,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宣传,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大力推介。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河南日报记者。请问卢部长,今年济源的人才引进工作,有什么具体计划?

        卢向阳:感谢记者朋友对示范区人才工作的关心。

        按照省委楼阳生书记在济调研活动中提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要求,我们实施了“济源示范区‘智汇济源·筑巢引凤’人才引进提升行动计划”,通过7项专题行动,以更大气魄、更宽视野、更强力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起来。

        一是实施“靶向引才”行动,按照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重点产业等不同领域,每年发布《示范区急需短缺人才目录》,对照目录“靶向”引才、精准引才。

        二是实施“巡回访才”行动,瞄准省内外大院大所、国字号研发机构及省内外知名企业,引进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大社会影响、较强创新能力且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济创办企业或设立科研机构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三是实施“柔性用才”行动,立足重点企业、科创平台在谈或正在合作的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济源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让他们回归创业,助力济源发展。

        四是实施“专场聚才”行动,组织示范区工科委、教体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等部门采取招才引智小分队方式,开展“百名优秀企业家引才”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工业企业,赴省内外重点高校举办有色金属、钢铁及装备制造、化工及纳米材料、文旅文创等重点产业和教育、卫生、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人才引进专场活动。

        五是实施“推介汇才”行动,邀请“双一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研究生院负责同志来济参观考察,持续推动“青汇济源·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组织济源籍在外学子到示范区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目前共有320余人到党工委办公室、政法委、教体局、沁园街道、投资集团等43个示范区区直部门、镇(街道)、国有企业等开展暑期实践。

        六是实施“青才留济”行动,人社局制定了《济源示范区关于支持驻济高等院校毕业生留济就业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了对驻济院校政策支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实施订单培养,完善校企“双元”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支持示范区高等院校及职业学校为本地企业输送青年人才、技能人才。

        七是实施“集中招才”行动,定期开展示范区事业单位集中招聘、企业自主引才工作。今年集中招聘工作正在进行,企事业单位一共计划招317人,是历年中招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其中事业单位招聘121人,各重点企业招聘196人。

        下面我重点介绍下本次集中招聘范围、对象及政策待遇。包括以下4个方面:

        事业单位方面根据机构改革工作安排,本次人才引进涉改单位一律不再招聘,但在镇引进人才上,本次招聘力度特别大。除经济技术开发区拟引进1名硕士研究生以外,我们在示范区人才专项编制中一次性拿出60个名额用于各镇引进人才,重点引进硕士研究生或“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全部不限专业。考试原则上采取直接考核,也就是面试的方式进行,如果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招聘岗位人数的比例大于5:1的,先笔试再面试。同时,考虑到引进人才下一步培养发展问题,引进人才在镇工作满一定年限,可采取竞争性交流的方式,择优到区直单位工作。在待遇方面,硕士研究生直接享受8级职员,也就是副科级工资待遇,试用期满1年考核合格后,享受7级职员工资待遇。

        公立医院方面拟员额制引进4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人民医院11名,第二人民医院18名,中医院13名,专业设置上主要包括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工资待遇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执行,在岗位聘用、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管理使用等方面与在编人员同等对待,同时享受示范区有关人才政策。

        职业技术学院方面拟引进18名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重点面向全国邀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级专家、河南“百人计划”人选、中原学者、河南省特聘教授等国内杰出人才,专业设置上主要包括机械工程类、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等。待遇方面,引进人才将获得最高120万元的安家费,工科类最高100万元,文科类最高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在专业技术职务上可低职高聘。

        企业方面包括豫光集团、济钢集团、金利集团等11家重点企业拟引进19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薪酬待遇平均5000元以上,引进人才经认定和备案后,符合条件的引进人选可享受示范区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相应奖补政策。

        具体考试时间、引进方式等已在“济源组工”微信平台、济源示范区人社局官网统一发布,报名时间为9月3日至9月7日,请广大媒体朋友把我们求贤若渴的真诚的意愿宣传出去,让广大人才认识济源、了解济源、汇聚济源,让天下英才在济源施展才华、绽放美丽梦想!济源请您来!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请问工科委李主任,济源将重点围绕哪些方面引进创新人才,对这些创新人才具体有哪些扶持政策?

        李军华: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科技创新引领济源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大家都知道,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首位战略,把创新人才引育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在体制改革、平台建设、主体培育、队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主导产业培育各类创新团队73家、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中原企业家领军人才4人、省青年企业家8人、省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5人,为济源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人才支撑。下一步,济源将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引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深化高效能体制改革,构筑一流创新人才新高地。深入开展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豫西北创新高地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来济创业,激励企业家及高层次人才加快科技创新研发。

        二是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创新人才强磁场。积极与中科院、国科大、省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合作共建河南省中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济源分中心、绿色经济与低碳实验室、省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研究院、省龙子湖实验室和郑大济源研究院等,加速高层次人才集聚;配合相关部门,加快筹建智慧岛,建设科创大厦,设立科创基金,全面提升创新动能;强力实施科技对外开放战略,构建多层次创新资源充沛地区间合作,探索设置“科创飞地”“伙伴园区”;加快打造科学家俱乐部、开设科创讲堂、建设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使更多创新人才资源向济源集聚,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

        三是培育高质量创新企业,精准夯实创新人才主阵地。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实施研发活动全覆盖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创建省中试基地和产业研究院。围绕“人才新政三十三条”,加快“智汇济源”建设,加大柔性引才、项目引才力度,引进一批亟需的战略型人才、领军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加速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有效发挥示范效应和倍增效应。

        四是塑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激发创新人才新活力。组织企业家、科技创新人才“走出去”到大院大所开展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改革精神和发展能力。加强省市创新团队培育,加大省级人才培育推荐力度,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提升重点产业人才创新能力,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围绕上述方面,我们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起草了7项《济源示范区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即人才新政“三十三条”)》配套操作政策,建立了《济源示范区重点产业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制定了《济源示范区“智汇济源·筑巢引凤”专场聚才行动方案》,发布了《济源示范区“智慧济源”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公告》,有力保障了济源创新人才引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河南经济报记者。创新驱动战略是河南省“十大战略”之首,济源也提出要打造豫西北创新高地。请问李主任,济源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建设创新高地?

        李军华:谢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关心!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首位战略,充分发挥济源地处豫西北、辐射晋东南的重要枢纽位置优势,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时度势,提出“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豫西北创新高地”的目标,明确了“两步走”战略,把济源现有区位优势转化为未来创新优势,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从九个方面对全力推进创新高地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重点推进龙子湖实验室联建工作,筹建省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研究院和济源科学院,创建高端特色创新平台,提升战略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聚焦核心技术需求,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加快攻克关键共性技术。

        三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力争在全省率先推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双倍增,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提升企业和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四是构建人才高地,落实好济源高质量人才发展政策,设立人才建设专项资金,组建人才集团,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引双培行动,打造人才贴心服务机制,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

        五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重点推进河南省中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济源分中心建设,逐步实现重点产业集群中试基地或产业研究院全覆盖,促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转移转化服务。

        六是提升创新载体发展水平,推动济源现有三个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提质建设,市场化推进济源智慧岛建设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高质量发展,形成高端“双创”生态圈。

        七是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全面推动与北上广等先进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省开放发展战略规划和郑州“1+8”都市圈,重点推进一批高端科创平台建设,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八是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改革市级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和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方式,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重塑和科研领域放权赋能改革,构建全程跟踪服务的科研管理体制。

        九是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全面落实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建立交流宣传制度,健全合理容错机制。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流创新生态、到2035年基本建成豫西北创新高地。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东方今报记者。当前正值离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他们能不能找到工作,就业情况怎么样,全社会非常关注。请问王局长,济源是怎样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

        王剑波: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头等大事,党和政府十分牵挂,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上半年,人社局大力推进“济济人才·源源涌留”计划,面向驻济院校应届毕业生,扎实开展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六进校园”,组织700余家企业举办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济源专场等招聘会56场,通过直播带岗、网上招聘、定向推荐等,服务在济求职大学生4500多人次,企业通过市级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_365体育外围_bt365手机官方网址市场共招聘毕业生1528人。下半年,我们把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专项来抓,开展“1335行动”,同题共答、精准施策,吸引留住更多高校毕业生来济留济就业。

        一、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从7月到12月,面向于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三类群体,以实名服务为支撑,强化政策落实、权益维护、困难帮扶,为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二、加快稳岗拓岗吸纳就业。推进助企纾困稳岗扩岗政策快办助力就业行动,加快社保降缓、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基层招募等政策集中兑现、快办直达,全年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3000人以上,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00个以上。同时,挖掘岗位空缺,用好倾斜政策,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今年计划招录招聘500名以上,同比增加20%,高校毕业生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重点面向2020、2021、2022年高校毕业生。其中,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聘33人,教育系统计划招聘190人,卫生系统计划招聘230人。

        三、抓细抓实三项保障工作。一是做好衔接,建立“统一台账”,确保帮扶不落人。依托“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建立在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动态掌握就业失业状态、学历专业、求职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及时跟进援助,推介就业服务。二是创造条件,举办“专项活动”,力促求职渠道畅通。接续举办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政校企联动推介就业等活动,广泛应用直播带岗、空中宣讲、无接触面试等新模式,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档案转递、社保登记、补贴申领等“一件事”,助毕业生易求职、快就业。三是积极施策,守牢“两个底线”,推动就业有保障。推进困难毕业生“一人一策”帮扶计划,优先推荐岗位,优先落实政策,优先组织培训见习;加大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_365体育外围_bt365手机官方网址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规范企业招聘行为,坚决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青春新赛道,就业新航程。当前,济源就业岗位供给足、门类广,1-8月份仅金利金铅、富联科技两家企业就招聘用工近9000人。欢迎广大高校毕业生“就”在济源、“职”享未来,人社局将持续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来济就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营造宜业宜创“小气候”,涵养留才暖才“大生态”,支持保障广大青年人才在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发挥才智、筑梦出彩。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济源日报记者。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全省都在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请问王局长,济源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促进技能就业、技能成才?

        王剑波:济源靠工业立市,因工业而兴,一代代技术技能人才为济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注入了澎湃动力。省十一次党代会把技能河南建设列为“十大河南”之首,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起点谋划、高站位推动,列入发展要事、民生实事,大规模全门类高质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今年以来,人社局围绕培训持证建设“421”目标,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探索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五业联动”,落实技能评价“五个自主”,推进七大领域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238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9237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11859人,其中企业技能人才占比超过50%,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河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总积分排名居全省第9位。全区培训持证建设呈现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好、培训工种广、带动就业多、强技氛围浓等积极态势。下一步,我们将精准落实省、示范区决策部署,有效对接劳动者需求,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拉高标杆、凝聚合力、扩面提质,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创特色、惠民生。

        一、抓主体调结构广覆盖。聚焦技能人才培训助力推动济源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紧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抓技能助企惠企、抓技能强农富农、抓培训特色培育,统筹发挥企业、院校、公共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持续优化全区培训持证结构和质量,努力在第一产业上培训扩面,在传统产业上提升层次,在新兴产业上重点突破,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主导产业以特取胜、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抓评价重激励增收入。发挥工业发展比较优势,持续推进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当前已在豫光金铅、绿茵种苗等15家企业设立评价机构,支持企业自主确定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确定评价等级、自主制定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政策,积极推广豫光集团师带徒“五有模式”、富联科技技能晋级激励机制等先进经验,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实落地落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就业创业支持体系,让技术工人成才有平台、待遇有提升、发展有前景。

        三、抓竞赛育品牌促发展。学习借鉴河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办赛模式,组建工作专班,突出产业特色、覆盖主要工种,筹备举办济源示范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加大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术创新典型选树宣传,激发全社会学技热情,推进崇尚劳动强技精业。劳务品牌是一张“就业名片”,是一种“质量认证”,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将紧盯济源发展优势大、从业人员多、社会需求广、技术密集型行业领域,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努力打造“愚公炼工”“愚公建工”“愚公石油钻具”“愚公防爆电器”“愚公制种”“愚公家政”“愚公喜宴”“愚公银匠”等网上365平台被黑提款_365体育外围_bt365手机官方网址品牌,推动济源制造、济源创造延伸“价值链”、融入“双循环”、带动群众“好就业”。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衷心希望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下愚公移山志、勤学乐业强技能,努力成长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让更多愚公儿女技行天下、能创未来,共同为济源创新突破、跨越发展、共同富裕闪耀技能之光。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济源晨报记者。当前全省正在大力实施“豫商豫才”回归工程,请问王局长,济源在支持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人员等返乡创业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王剑波: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省、示范区推进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决策部署,聚焦打造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面向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持续完善“政策引导、培训辅导、服务提升、资金扶持”四位一体工作模式,1-8月份全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952人,到7月20日为1150个创业实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9亿元,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暨“豫创天下”“凤归中原”创业大赛济源赛区,推动返乡创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发展。

        一、强保障优服务促创业。围绕破解返乡创业用地难、融资难、人才招引难等问题,健全返乡创业政策推动、园区带动、项目驱动推进机制,每年认定一批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和新型孵化平台,对达到市级标准的,市财政给予20万元奖补,分5年考核逐年兑现;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的,由省财政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补,2020年以来共发放奖补资金86万元。当前依托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区创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区园区1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2家,各类星创天地、众创空间18家,重点孵化带动各类人才在加工制造、现代农业、食品饮料、电商物流、文旅康养等领域创业。持续开展返乡创业送温暖、送援助、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五送”服务。据统计,目前济源返乡入乡创业累计达到3万余人,创办各类实体2.6万余家,带动了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

        二、降成本解难题助创业。创业担保贷款是破解资金瓶颈、保市场主体的重要载体。2020年以来,人社局大力推进“7天速贷”“全程网办”等服务模式,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持续扩大贷款规模,合伙创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申请最高150万元贷款,贷款利息实行财政全额贴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从今年5月19日起个体工商户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财政全额贴息贷款。

        三、树典型作示范带创业。牵头开展返乡创业示范创建、奖励表彰工作,我市先后有绿茵种苗、娲皇谷旅游等获评省级示范项目和助力乡村振兴优秀项目14个,获评4名省级“返乡创业之星”和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共计发放奖补资金239万元,多个项目在全省“豫创天下”“凤归中原”创业大赛中获奖,树立了一批返乡创业标杆,实现了品牌带动、链条延伸、资源开发,让群众照着学、比着做、跟着干。

        返乡创业大有可为。人社局将会同有关单位紧密围绕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协调推进政策引领、创业孵化、服务优化“三路并进”,鼓励支持济源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扩量提档升级,以创业兴促产业旺就业好群众富,共同绘就各方人才在济创业出彩答卷。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济源广播电台记者。请问豫光集团张总,作为一家传统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节能、环保、高效发展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的?

        张小国:企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尤其是当下复杂严峻的经济市场背景下,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如何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让人才引的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我们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搭建平台引进人才。“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近年来,我们在对于行业发展趋势、如何推进企业转型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了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111186”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包括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设计院、1个冶金装备制造公司、1个中试基地、8个研究所和6个省级研发中心)。今年3月22日,公司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研究院成功获批,依托该产业研究院,我们即将开工建设产业研究院暨科研中心,今后还将陆续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科研平台,让各种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干事创业的热土,为各类人才提供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

        二是创新机制培养人才。人才既要引进,还要注重培养。我们持续优化完善人才招聘、选录、培养、晋升等机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全力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十四五”时期,我们聚力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方向,大力发展铜箔、高端铅锌铜合金、银基合金、高纯金属、粉体材料、功能性合金材料等新产业,探索实施科技人才双通道、科技成果奖励、科研课题首席负责制、提高科技人才福利待遇等激励措施,坚持容错免责机制,激励科技人才敢创造、敢担当、敢作为,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激励科研人员全身心开展科技研发和创新创造。

        三是多措并举用好人才。公司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构建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推进机制。我们建立了公司高管与科技人员一对一联系机制,定期与科技人员座谈交流,及时帮助科技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多措并举在全公司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既做到事业留人,又要做到情感留人,让各类人才充分涌流,切切实实感受到工作有干劲、事业有前景、生活有奔头,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我们紧盯创新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对优秀科研成果要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努力实现企业和科技人才双赢。

        下一步,豫光集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莅济调研讲话指示精神,聚焦数字化前沿方向和关键领域,加快培养急需紧缺的数字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新的线上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中心工作结合、技术迭代与制度创新结合,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优势。我们也竭诚欢迎各方人才来豫光实现人生梦想,与豫光同进步、同成长!

        谢谢!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济源政府网站的工作人员。请问纳米材料工程中心李总,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配套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的发展,你们是如何引进和培养人才的?

        李伟: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纳米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我国科技中长期规划中优先支持的重点研究内容。2019年,济源市和河南大学合作共建了“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目前拥有专兼职研发人员50余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

        为加快推进纳米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千亿级纳米产业集群,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人才引进主要包括以下4类:(1)高级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原创性技术开发,以河南大学教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2)一线负责生产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3)训练有素的操作技术工人,主要以本专科生为主;(4)企业管理人才,负责配套企业孵化基地的运行。

        我们引进的人才首先需要在工程中心进行岗前培训,即现场培养;和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化工技校等高校建立合作培养机制,开设卓越工程师班,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加入有关纳米材料生产制备及相关的专业课程,形成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一线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同时,高层次人才来济创业,最高可享受示范区给予的700万元奖励补贴和60万元的创业补贴,引进人才最高可享受每年12万元的生活补贴。

        着眼当下,济源有国家级研发平台,全国先进的小试、中试、工程验证试验平台和近1万亩的项目建设储备用地优势。放眼未来,济源纳米新材料产业园将瞄准国际前沿,高标准打造涉及领域众多、科技含量高度集中、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强劲的科技园区,真正成为全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地!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大有可为、未来可期,济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我们诚挚邀请科创企业来济源共同发展,热忱欢迎海内外科研专家和技术人才来济就业创业,让我们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共同探索纳米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谢谢!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更多情况想了解的,可以会后与组织、人社等部门沟通联系。

        记者朋友们,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济源的发展更需要人才,希望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持续关心关注济源人才工作,做好相关政策宣传报道,为济源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汇聚天下英才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各位发布人!再见。

        扫一扫
        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